close

img354 - 複製.jpg

 

抗憂鬱藥物的致命副作用

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自由時報

■ 蘇熙文醫師


報載台中縣明道中學的學生,疑似因為換藥造成昏昏欲睡等不舒服,導致該學生自殺。實際上這幾年的自殺相關新聞裡,有些報導中僅稍微提到自殺者是憂鬱症病患,或是有固定服藥、長期去精神科看診,更多關於自殺的新聞未提相關資訊,倘若記者多加關切相關資訊,可以讓民眾更了解抗憂鬱藥物是否會有這樣的副作用:導致服用者有「自殺」的傾向。

美 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早在二○○二年就已經公布抗憂鬱藥物的警語,而台灣衛生署直到去年(二○○七年)才悄悄的發佈青少年服用抗憂鬱藥物的警告;今年二月廿七 日台灣各大媒體報導,根據英國赫爾大學研究抗憂鬱藥物不但有副作用,而且療效僅僅和安慰劑一樣。英國藥物暨保健品監管署(MHRA)三月六日發布的報告則 指出,抗憂鬱藥克憂果(Seroxat)可使服藥者出現自殺傾向,這篇新聞中還包含藥廠被控訴,隱瞞藥物會引起自殺的研究報告。順便一提,這些警語的公 布,和國際公民人權委員會(CCHR)努力的蒐證與召開公聽會有很大的關係。

國內精神科醫師則對於這樣的報導極力淡化,說抗憂鬱藥物只會引 起一%服用者的自殺傾向,比率很低,呼籲民眾還是要定期服藥。恐怖的是,假設台灣有四十萬人在服用抗憂鬱藥物,就有四千人有自殺的可能性。台灣官方單位也 應該負起責任,去了解國內每年四千多人的自殺是否與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有關?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不論是憂鬱症或是精神分裂症,任何看似精神方面的疾病,都應先做身體檢查,排除生理因素造成的精神問題,像是甲狀腺分泌不足、腦瘤、荷爾蒙失調都有可能造成憂鬱的精神狀況,已在服藥的民眾不可突然停用,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停藥。

抗憂鬱藥物有很多,它們常見的副作用有精神不濟、恍神、沮喪、神經質、焦慮、躁症,引起自殺或暴力行為,民眾在服藥前應審慎了解這些醫療資訊,確保自身權益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apr/9/today-o5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理健康守護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